——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办学纪实
随着神木经济的快速发展,六大支柱产业和八区六园工业布局的形成,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职业教育不仅为许多学子解决了就业问题,更为企业输送了对口、合格的人才,促进教育和经济的双向发展。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地处神木县新村,2007年县委、县政府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紧缺性技能型人才而投资建设的,该校区规划占地1028 亩,总建筑面积约32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 亿多元。目前该校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已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创办以来,本着“立足本地、面向陕西、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工人技能升级培训基地,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神木经济转型升级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不好,更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该校矿山机电大二学生张慧告诉记者,“学院的课程除了理论课还有实训课,同学们动手的机会很多,本来学的就是工作的技术,所以对毕业后找工作很有信心。”据了解,该院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在动手中学习,这样学生学得扎实,也乐意学。
学院现开设煤矿开采、应用化工、电厂热能动力等12 个专业,在校大学生1500 余名,教学人员80 名。目前,学院拥有化工基础实验、分析检验、电力拖动、电气控制、电工维修、金工实训、煤矿开采、楼宇自动化、汽车维修、数控机床、建筑力学与材料试验室、医学护理等50 多个先进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室。
师资队伍的增强,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院抽出专人,深入企业、兄弟院校开展广泛的调研和学习、借鉴,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助推专业教学“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凸显“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特征,搭建校企文化合作育人平台,促进“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学院办学至今,学校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竞赛,取得“化工设备检修高级技术工”证书2 名,化工生产技术省级团体三等奖,Office省级三等奖,数学建模省级一、二等奖,Auto CAD 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二、三等奖,工业设计省级三等奖,CAD-CAE-CAM国家级团体二等奖、省级二等奖,电子设计省级三等奖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目标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学院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力争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用之才,为使重点建设专业与能源化工基地产业人才布局相适应,培养更多能够适应产业升级需要、能够提高产品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多年来坚持校企牵手,优化实践,通过建设产业化服务实训基地、打造高技能培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培育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
为给学生搭建一个更宽阔的实践平台,学院先后与鑫义化工等48 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去年,学院依托能源基地优势,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吸引神府东胜等多家优秀企业,2011 级249 名大学生在招聘会现场签署就业协议,截止2013 年底,大学生就业率近69%以上。
学校通过打造高技能培训基地,不断优化一体化实训室,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职教面向经济社会的属性,决定了职教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教学特征和开放、多元、社会化的办学特点。该院院长艾国说:“今后,我校将本着‘做大规模、提高质量,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以实施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强化特色办学,以高中职一体化为抓手,构建神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在省内有影响的职业技术学院,为神木经济转型升级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