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儿子今年毕业,学的是“生物材料”专业,上的学校一般,工作不好找。但他的工作说来有点“天上掉馅饼”,既不是学校推荐,也不是托人找的,是他在网上给一位博主“跟帖”跟来的。
原来这孩子喜欢上网,特别是注意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一次上网,他发现一位“生物技术”方面的博客,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于是他在浏览中经常跟帖,有时请教博主,有时也谈一点自己的不同看法。没想到对方是一个国际跨国公司的领导,一来二往,这位领导对他产生了好感,为此在交流中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考察了解,发现这孩子为人谦和、本分、好学,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第一个“跟帖”就显现出与常人不同,前面称呼,后面道谢,特别有礼貌。事后那位领导说,我是搞这个专业的,但常常会遭到一些一窍不通的人莫名其妙的攻击,所以这孩子的“跟帖”一出现,给了我一种特别的印象。我就开始注意这个孩子,大概有半年时间。在他毕业前,我把他介绍给我们的人事部门。这是破例的,因为按照我们的惯例,一般是不直接录用没有工作经历的员工。
这件事也许人们觉得有太多的偶然性。怎么那么巧,让他都赶上了。其实仔细想想,一点不偶然,因为机会总是为那些具备条件的人准备的。只要具备了条件,只要灯里有油,不怕一时不亮,只要一有机会,一点就亮。我想,同事儿子的初衷也不会想到他的行为会与自己日后的命运联结在一起,这只是他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的自然流露。
从另外一个方面告诉人们,大学生找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实际上是从小的事。一些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具备优良的素质,找工作机会就比一般人多,也容易被人看中,一时遇不上,以后找到工作的概率也高。如果素质不高,又不会为人处事,一是找到工作的机会相对减少;二是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往往因为自身素质不高而做不好工作,甚至把饭碗丢掉,自己处境艰难不说,还让家长操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找工作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这也提醒为人父母的,关心孩子的工作,与关心孩子的学习一个道理,功夫要下在平时,不要等到需要找工作的时候才想起孩子找工作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临时抱佛脚一般效果都不好。